“遵”行新风尚·文明我先行丨文明新风浸润民心
2025年,我市各地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起来看看,近期,我们都开展了哪些文明实践活动吧!
2025年,我市各地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推动社会进步与发展、增强国家凝聚力和向心力、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以及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起来看看,近期,我们都开展了哪些文明实践活动吧!
未来我市晴雨相间,农业方面建议采用大型收割机、烘烤设备等加快秋收进度,确保颗粒归仓,同时做好秋播秋种、病虫害监测防治及开沟防渍涝等管理。
一是各地及农业部门要有序指导秋收秋种工作,可抓适宜土壤墒情播种蔬菜,作物晾晒需关注阴雨天气影响,必要时可采用机器烘干归仓。
2025年秋季开学伊始,为防范青少年药物滥用,向广大青少年普及相关知识,遵义市各地在全面开展“开学第一课 禁毒伴成长”和林则徐生平史绩全国“十馆联展”等系列禁毒宣传教育活动,为学生们送上了一份特殊的“开学礼”。
2006年9月10日,“遵义会议永放光辉——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型展览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开幕,共展出14天,观众10余万人。
85年前,浙江大学与湄潭人民在战火中结下的深情厚谊,今天依然在这个黔北小城的各个角落续写着。抗日的烽火,让当时的浙江大学被迫踏上了漫漫的西迁之路,在枪炮声中,是湄潭这座小城欣然接受了西迁途中的浙江大学,为其提供了一个远离战场纷扰的办学环境,不仅留下了一段“文军
要讲好抗战故事,把伟大抗战精神一代代传下去。八十年时空流转,烽火岁月与和平年代在2025年秋季的开学第一课中开展对话。课堂中,贵州学子们重温了抗战时期高校西迁、坚守教育火种的壮阔历史,感悟中华民族在危难中不屈的文化脊梁。这段跨越时空的精神传承,将抗战记忆转化为
湄潭 福泉 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湄潭县 福泉中学 2025-09-02 09:40 4
杜富国这个人,大家可能都听过他的事迹,他是贵州遵义湄潭县人,出生在1991年11月,那时候家里条件一般,父母就是普通的农民,靠种地过日子。他从小就对当兵感兴趣,可能是受当地环境影响,遵义那边有不少革命历史遗址,他小时候就喜欢听那些故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点任务,也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8月27日,贵州省“两清两改两治理”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工作推进会在遵义市凤冈县召开。
初秋时节,湄潭县抄乐镇落花屯社区的脆红李进入最佳采摘期。连绵的果树上,紫红色的果实“爬满”树枝,在阳光映照下散发出浓郁果香,令人赏心悦目。该地的脆红李以“九分甜一分酸”的黄金口感比例,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体验采摘乐趣。
日前,笔者在某平台刷到一个“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妹妹杜富佳的视频。视频中,杜富佳同志介绍了从贵州湄潭县人民医院一名医务工作者到沙塘村原驻村第一书记的经历,特别提到为该村农产品直播带货的成功经历以及扎根基层的下一步规划。
2025年7月18日,蒋某海驾驶贵C牌号小型轿车沿杭瑞高速公路由湄潭县永兴镇往风冈方向行驶,20时50分许,当车辆驶出杭瑞高速公路风冈收费站出口处时,被遵义市公安交通管理局高速交警二大队三中队执勒民警当场查状,经呼吸式酒精测试,其结果为47mg/100ml,属
为进一步提高群众识毒、防毒、拒毒能力,强化青少年辨识、防范毒品的意识,增强青少年对药物滥用危害的认识,促进青少年全面健康成长,在第38个“6·26”国际禁毒日来临之日,2025年6月26日下午,湄潭县禁毒反恐办联合湄潭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湄江街道办事处在方圆荟
2024年11月24日,黄家坝街道第七选区补选张如仲为湄潭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天城镇第三选区补选张力为湄潭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永兴镇桐梓园选区补选张万友为湄潭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洗马镇团结选区补选冷会为湄潭县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湄
2025年5月22日凌晨,贵州省凤冈县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疑因夫妻感情纠纷,32岁的刘某杰涉嫌在家中给10岁儿子和7岁女儿服用农药,导致两个孩子经抢救无效死亡。
5月22日凌晨,贵州省凤冈县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疑因夫妻感情纠纷,32岁的刘某杰涉嫌在家中给10岁儿子和7岁女儿服用农药,导致两个孩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25年5月22日凌晨,贵州省凤冈县发生一起刑事案件:疑因夫妻感情纠纷,32岁的刘某杰涉嫌在家中给10岁儿子和7岁女儿服用农药,导致两个孩子经抢救无效死亡。
为贯彻落实贵州省2025年金融行业反诈宣传工作要求,农发行贵州分行湄潭县支行围绕“守住钱袋子,护好幸福家”主题,开展反诈宣传活动,通过“零门槛、易参与”的简单形式,帮助群众提升防诈意识。
文明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现代社会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必然选择。遵义市各地以移风易俗为笔,文明乡风为墨,不断创新载体、丰富形式,持续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探索出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傍晚5点,落日的余晖临近消散,在贵州省湄潭县高台镇的茶青市场,却是一片熙熙攘攘。竹篓一排排摆放,嫩绿的茶叶一簇簇堆叠,空气中弥漫着茶叶被阳光炙烤后的柔软香气,人们有序排好长队,吆喝声此起彼伏,场景好不热闹。